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大学生百年党史学习体会:接历史重任,守一方安宁

时间:2024-07-07 13:05:48
大学生百年党史学习体会:接历史重任,守一方安宁[此文共1540字]

接历史重任,守一方安宁

五千载峥嵘厚重,一百年锐意新光,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很庆幸,可以生活在这盛世华年,在感慨国家繁荣的同时,我不禁回想过去。那一年,硝烟粗散,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勾勒出江山如画,蓝图似锦。于是,高楼平地起,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站起来了。那一年,百废待兴,二代领导人核心,邓小平点石成金,让改革开放的春风拂动中华大地,在奔小康的路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富起来了。时至今日。当成就写满整面五星红旗,时新时代的领航者带领我们继续追逐中国梦,向全世界掷地有声的宣告新中国强起来了。作为新时期的人民警察,我们要始终牢记历史,不辱使命,不负韶华,用青春与热血谱写一曲壮美赞歌.

回顾历史,新中国在战火中走来,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了今天的繁荣富强,作为一名90后,我成长在和平年代,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曾经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我只在书本中阅历,不曾有过感同身受的体会,但在今年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我有幸到南溪参观了“朱德纪念馆”,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了解了朱总司令的一身,第一次让我有机会零距离的“触摸”那段尘封的历史。

当我走进那座充满历史光影的建筑,在回廊楼阁中感受那一段峥嵘岁月,那是最初在我心中播下的“红色”种子。在朱德旧居陈列馆,印象最深的是一张老照片,那是朱德的父母。照片上的两位老人安静慈祥,但那光影斑驳背后的故事却让人感慨万千。伫立在这张老照片前,我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壮怀激荡的岁月。

1919年秋天随朱德参军的两个弟弟朱代均朱代炳在与川军交战中双双牺牲,骤然间失去两个儿子,朱德的父母亲悲痛欲绝,不愿继续在川南生活。眼见父母郁郁寡欢,朱德不得已将二老送回仪陇老家,未曾想到,这一次的分别竟成了诀别!在返乡途中,父亲朱士林不幸病逝,母亲钟氏回到家乡孤身劳作。朱德身肩民族的重任,朱德辗转各地抗战,再也没有机会与年迈的孤独的母亲见上一面,甚至因国民党的封锁十年未与家中通过一次信。从1919年到1944年,整整25年始终未见母亲一面,这在今天看来是何等的狠心绝情?可在朱德的心中,一直深爱着母亲。为了母亲,他甘做一个“借钱不还”的人。1937年,四川闹饥荒,他从外甥那里得知已80高龄的母亲吃喝都成了问题,在抗战前线偷偷写信给好友戴与龄求助:“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200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一个52岁顶天立地的男儿写下这“强募”之书心中,何等悲壮!

1944年,朱德的母亲钟氏去世。噩耗传到延安,已过去一月有余。悲恸不已的朱德表面上云淡风轻,仍坚持训练士兵,夜里却抑制不住对母亲的哀伤与思念,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字里行间饱含对母亲的愧疚与深情。“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为了实现民族大业,朱德把对母亲的爱和愧疚深深的地埋藏在了心中,把对母亲的思念化作砥砺前行的坚定意志,用毕生的努力为像母亲一样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底层劳动大众带来了光明和自由。

今天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当他在彻夜难眠的夜晚一遍又一遍的对妻子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未能守在她老人家身边!”他的心中是何等悲恸!

回望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从红船精神到长征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到探月精神,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的远大征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一座座丰碑绘就信仰底色。栉风沐雨的100年,是无数像朱德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100年,是中华民族艰难跋涉、巍然屹立的100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坠凌云之志”,正是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用行动传承和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把自身的努力与奋斗融入新时代,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百年党史学习体会:接历史重任,守一方安宁[此文共154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转转文档网 www.zznbyq.com 版权所有